網頁設計

NEWS APPLE WEB DESIGN

最新消息

27.Jun.2019

Google廣告防線失守?傳出無法攔截廣告

富比世專家:立意良善,但恐將重創廣告攔截外掛程式   根據台北網頁設計指出,雖然Google廣告表示這次系統更新主要是針對擴充套件平台的優化,無意影響個別外掛程式的運作,但標榜重視用戶隱私的瀏覽器Cliqz強烈反對這項更新計畫,認為Google意圖利用Chrome在市場上的強勢地位來逼迫廣大的使用者就範。   這項令人詬病的更新計畫癥結點在一個叫Manifest V3的檔案,它將外掛程式能夠在網頁上過濾的物件資料下縮到3萬件。根據Ars Technica整理的資料,目前Chrome上主要的GOOGLE廣告攔截外掛「uBlock Origin」光預設就能夠過濾9萬個物件,並可支援到50萬的過濾量。   然而為何Google廣告要推行這次更新?Forbes的科技專欄作家Gordon Kelly認為,Google的立意確實是良善的,因為它們是想透過限定擴充套件的部分功能達到防堵惡意程式的入侵,然而遭限定的功能恰好是廣告攔截及隱私保護類型的外掛的運作核心。目前Google已表示這次更新還在擬定階段,而這波質疑能否影響Google廣告的決策,值得後續追蹤。   Edge攜手NewsGuard打擊假新聞,是否能突破低迷的市占率?   Microsoft Edge宣布,他們的行動版瀏覽器將會內建NewsGuard的功能,時時提醒用戶不同媒體的可信度。例如,在用戶透過行動版Edge進入英國媒體Mail Online的頁面時,就會跳出「此媒體無法達到資訊準確度及新聞倫理的基本要求水準。」在輿論懷疑Google對內容的主導權上動腦筋的同時,Microsoft Edge則選擇裝上假新聞偵測器NewsGuard,幫助用戶過濾掉他們不想要的資訊。   根據The Guardian報導,NewsGuard是由一群資深記者所開發的程式。特別的是,他們不使用演算法,而是透過人工的方式審核各個新聞網站的素質是否符合新聞業界的標準。共同創辦人Steve Brill強調,NewsGuard所做出的任何評斷都是公開的,也歡迎不滿的媒體來找他們理論。然而,根據數據分析公司Global Stats的資料顯示,台南網頁設計在瀏覽器市場市占率僅有2.03%,遠遠不及龍頭Chrome的62.28%。跟NewsGuard的合作雖為一樁美事,但考慮其市占率且又只將功能限定在行動版上,真正會透過Edge享受到NewsGuard功能的用戶可能相當有限。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086/chrome-edge-adblocker                  
READ MORE

27.Jun.2019

廣告人不用再摸黑前進?被人拆解的Google廣告秘密

由於Google廣告採浮動計價(例如越熱門的關鍵字就越貴),因此對seo優化行銷人而言,沒有一個具體的價格基準作為成本預估參考,是行銷規劃的一大痛點。為解決這個問題,台灣老牌行銷公司台北數位集團,以自家廣告數據為基礎,今(6)日上線「台北數位指數」平台,免費公開Google廣告總體價格變動與分佈情形,希望藉此提供廣告主、行銷人更公開透明的參考指標。   從內部痛點出發,打造產業公共財   台北數位集團成立於1996年,旗下擁有Google廣告代理商亞普達,是台灣老資歷的網路行銷公司之一,服務約一萬家企業,客戶橫跨眾多產業,過去幫客戶投放廣告時,就發現各家客戶產業別相差甚遠,預算的規劃若沒有前例可循,就得花更多倍的時間在蒐集資料,就算是有了數據,但樣本數少,參考價值有多高也未知。為解決這個問題,台北數位集團決定將自家所有數據統合起來,打造一個平台提供價格指摽,有效發揮數據的價值。   擁有史丹佛博士學位,又有著矽谷工程師的經歷,藍信彰是90年代回台的青年創業家之一,投入網路行銷產業超過20年。他表示,打造台北數位指數,除了數據要夠,最難的部分是在要怎麼去定義這個指標。他舉例,原先他們設定將所有數據放在一起,用一條曲線來看整體趨勢,後來發現線圖跟實際價格有落差,探究原因,原來是廣告預算有一部分從較貴的關鍵字廣告,挪移到了相對較便宜的影音廣告,形成了整體廣告價格走低,但其實只是大家多投了影音而已。   三大主流廣告的價格趨勢,一目瞭然   突破這個盲點後,他們最後以三條曲線來看廣告總體趨勢:搜尋、展示和影音,三到五年前做(台北數位指數)的話,可能沒有影音,但現在影音廣告投放金額已經到一定的佔比,所以就要切分出來。除了三大類型的總體價格趨勢外,他們也就產業類別,細分了18大類和77個子類,每個子類下,又呈現最多八項如點閱成本、點閱率等數據。藍信彰強調,隨著台北數位集團的資料量增加,台北數位指數會不斷更新,若產業需求量大的話,也會考慮從每月發佈一次,提高到每週發布。   大數據要發揮價值,人工蹲馬步的工作少不了   台北seo數位指數的開發,耗時一年半、動員超過五十名員工,甚至人工貼了超過百萬個標籤,為了保持資料正確性,還設立稽核小組審核每筆資料。但數據再完整,解讀工作還是有一定的門檻,為此,台北數位集團也將設有專人負責分析工作,並且定期在官網上發布洞察報告,希望藉此促進行銷人不再摸黑前進,而是用數據來推動產業發展。   不過平台開發耗時又費力,最後還免費提供給大家,台北數位集團到底為了什麼?藍信彰表示,數位廣告業是受AI衝擊最大的產業,必須加速AI化,才能與國際大玩家抗衡,而這需要業界大家一起投入資源,讓資訊更開放,才有機會提高競爭力,因此台北數位指數是集團的拋磚引玉,期待更多業者可以加入行列、共創產業的新機會。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1562/tdg-launched-taipei-digital-index       
READ MORE

27.Jun.2019

究竟是什麼事情呢?GOOGLE廣告也會踢到鐵板

若觀眾家中的Google Home剛好放在電視旁,GOOGLE廣告中的關鍵字會觸發Google Home的回答機制,讓這台智慧助手開始唸出華堡在維基百科上的介紹。甚至,只要有安裝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的智慧型手機,也會有相同反應。在漢堡王的最新15秒廣告中,一名店員表示,時間不夠讓他向大家介紹新漢堡中的食材,但他想到,可以讓家中的智慧語音裝置代替他回答。於是,他在廣告結束前說:「OK Google,華堡(Whopper burger)是什麼?」   語音裝置是下一個廣告平台   對seo公司的GOOGLE廣告商而言,智慧語音助手或許是繼電視和網站後,下一個可觸及大量群眾的廣告平台。Google並未和漢堡王合作推出這則廣告,而是漢堡王利用Google Home的機制發想出新的GOOGLE廣告形式。由於已有大量用戶反彈,目前Google已阻擋來自漢堡王廣告的關鍵字,對該廣告不會有任何反應。   為了宣傳自家產品,漢堡王重新編輯維基百科介紹詞   為了讓Google Home念出特定廣告詞,漢堡王也編輯了英文維基百科上的「華堡」介紹,讓Google Home念出:「華堡的烤漢堡排由100%牛肉組成、不含防腐劑或添加劑,搭配番茄、洋蔥、生菜、酸黃瓜、番茄醬和美乃滋,包在芝麻漢堡中。」由於每個人都可編輯維基百科,用戶在漢堡王廣告推出後,也紛紛湧入維基百科頁面,替華堡加上「致癌」、「有毒的化學氰化物」等負面介紹,可能讓Google Home念出這些遭竄改、不適當的字句。目前,維基百科已將資料修改回原狀「華堡三明治是漢堡王和Hungry Jack's的招牌漢堡。」,僅有授權用戶能夠修改。   Google和亞馬遜尚未替自家語音裝置加上語音辨識   這並不是智慧語音裝置第一次被意外觸發seo 。過去,亞馬遜智慧助手Alexa也曾意外被電視新聞的一句話觸發,自動下訂價值162美元(約新台幣5,200元)的娃娃屋。不過,只要替語音裝置加上語音辨識功能,即可避免上述狀況。目前Android已能設定僅回覆特定音色的指令,而Google和亞馬遜都尚未替自家智慧語音裝置加上語音辨識功能。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4034/burger-king-ad-triggers-google-home        
READ MORE

26.Jun.2019

重度依賴Google廣告的Booking,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數位廣告支出每年18%以上速度成長   通常我們在line行銷看到旅遊資訊時候,當我們一定會打開Google網頁,鍵入地點與旅館名,排名第一的往往不是旅館官網,而是砸了重金投遞GOOGLE廣告的Booking.com。砸下巨資買廣告換取流量,拉高轉換率是OTA常見作法。而OTA們獲客玩法大同小異,從線上社群、網站頁面、整合檢索(meta-research)、關鍵字、再行銷與電子報與傳統電視廣告等全面包夾,而且其中絕大部分都進了Google AdWords口袋。    「在Google Adwords 關鍵字投放大量GOOGLE廣告還是必要,我們確實花了不少錢,但競爭對手花更多,我們算很有投資回報率。」Booking.com資深副總裁暨行銷長Pepijn Rijvers說。隨著大數據與AI技術的成熟,Booking.com更加理解使用者行為,廣告投放越來越精準有效,吸引Booking.com投放更多Google廣告到全球市場。過去三年來Booking.com數位廣告支出金額每年至少以18%成長,就是一個明顯例證。           雖然砸大錢買Google廣告能帶來流量和客戶,但同時吃掉不少獲利空間,對於Google的依賴也與日俱增。在這樣的情景下,Booking.com是否有計劃降低依賴Google廣告,以便取得更多自主權?Booking.com執行長Gillian Tans表示會繼續大量投放Google廣告。「為了曝光量,投放廣告仍是必要的,尤其是手機廣告曝光,可以增加客戶忠誠度。」   Google從機票與酒店比價網切入   Google在2011年以7億美元收購旅遊技術商ITA Software,默默耕耘七年後,小有成果。市調公司Jumpshot數據顯示,Google Flights服務在流量與客戶轉換率都有不錯的表現,如從2015年上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Google Flights的月不重複訪客量翻了一倍多,並且2015年第三季度首次超過KAYAK。Google Flights的機票轉化率高達25%,KAYAK轉化率則為8%,KAYAK的酒店轉化率為9%,但Google也有8%。     現階段Google還不會造成嚴重威脅,Google近年試圖轉為智慧硬體公司,但效果尚未浮現,營收主力仍為廣告,因此Google若執意跨入OTA,勢必影響Booking.Holdings與Expdedia等鉅額OTA廣告投放收入,也就是說,Google若和OTA撕破臉,可能落得「傷人三分,自傷七分」局面。     擺脫威脅,瞄準中國市場機會   2010年Booking.com就進軍中國,但近年開始更大力宣傳品牌。讓Booking.Holdings投資攜程近20億美元,持有約13%股份,除了看上攜程本身在中國的巨大發展潛力,也看上攜程2016年併購的旅遊搜尋網站Skyscanner。一方面擴張全球版圖增加房源,另一方面分散過於依賴Google廣告的風險。身為市值破千億元的OTA巨頭當然不是省油的燈,Booking.Holdings強攻Google搜尋的「禁區」中國,試圖擺脫這隻獅子的威脅。   Booking.com也打算改變重視數位廣告輕電視廣告的一貫作法。Booking.Holdings計劃增加55%電視廣告支出,在全球30個國家放送電視廣告,就算昂貴的電視廣告低投資回報率也在所不惜。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800/google-booking.com-adwords      
READ MORE

26.Jun.2019

解決煩人的網頁GOOGLE廣告,聽說有可以封鎖90天的新功能出現!?

關閉廣告不僅對用戶好,對商家也好   絕大多數台南網頁設計的公司都有被廣告跟蹤的經驗,在網頁上瀏覽一下商品後,接下來好一段時間相關廣告就會如鬼魂般如影隨形出現在各個頁面中,這種廣告形式叫做「提醒式廣告(reminder ads)」,這種「提醒式廣告」常讓消費者有被監控甚至個資外洩給廠商的疑慮,根據Google廣告聲明,他們並不會出售或分享用戶個人資訊如姓名或付款資訊給廣告商,但這樣的廣告體驗實在太惱人,因此將2012年推出的「廣告消音」功能再升級,讓用戶可以自行關閉特定提醒式廣告,共有四個操作步驟。   一、登入您的 Google 帳戶 二、前往「廣告設定」 三、向下捲動到「您的提醒式廣告」 四、找出您要移除的提醒式廣告,按一下或輕觸廣告客戶旁的 [X]   設定完成後,該則廣告就會消失90天,根據Google說法提醒式廣告刊登時間幾乎不會超過90天,因此關閉後幾乎等於再也不會受干擾。GOOGLE廣告是谷歌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幾乎佔了整季營收的一半以上,這項功能更新背後的動機是為了讓用戶擁有更高的透明度以及掌控度,此外這對商家也有好處,因為一直投放消費者不再有興趣的廣告,不僅擾人損害品牌好感度,也可以減少這些無效廣告的資源浪費。   Google去年收到50億則廣告關閉請求   早在這次「關閉提醒式廣告」功能推出前,Google就曾開放讓用戶封鎖不喜歡的廣告,2012年時推出「讓此廣告消音(Mute This Ads)」,像是廣告遮蓋內容版面、出現太多次、內容不適當,用戶都可以手動關閉。   googleseo表示,2017年共收到50億則廣告關閉請求,資料隱私產品經理Jon Krafcik 在聲明中寫道:「我們依據這些請求移除了上百萬個廣告。」   這項新功能會辨識用戶的Google帳號,因此只要在一款裝置上關閉後,其他所有裝置也會同步關閉該則廣告,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項功能僅限Google廣告,Facebook、Instagram 等其他平台仍可能會看見這些提醒廣告,Google也計劃未來將這項功能逐步拓展到YouTube、Gmail等旗下平台。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7954/google-chrome-mute-site-autoplay-video-hdr-support-spectre-fixes                  
READ MORE

26.Jun.2019

Google廣告工具再升級,新技術竟然可追蹤用戶實體店消費行為!?

用信用卡交易數據追蹤用戶線下消費行為   在競爭激烈的GOOGLE廣告市場中,評估GOOGLE廣告效益的指標越精準,越能吸引廣告主使用GOOGLE廣告。Google今日更新廣告工具,除了追蹤用戶點擊廣告後的線上轉換率,還將整合用戶的信用卡交易數據,追蹤用戶點擊線上廣告後,在實體店面花了多少錢。Google廣告副總Sridhar Ramaswamy表示:「許多用戶並不是單純的點擊廣告然後購買產品。他們可能是先在網路上搜尋、看介紹影片,然後才去實體店面購買。」   至於廣告主如何整合信用卡交易數據分析廣告成效,Google表示,廣告主可將客戶交易數據導入AdWords,或是利用和Google合作的第三方單位提供的數據,將線上廣告投放和實體店面銷售交叉比對。Google稱與其合作的第三方服務,目前已可追蹤美國70%的信用卡交易數據。   過去用手機定位評估用戶線下消費行為   在此前,Google即收集用戶的網頁瀏覽、搜尋歷史、地理位置,以及結合Google旗下應用程式YouTube、Gmail、Google Maps等使用習慣,幫助廣告主打出更客製化的廣告,提升廣告效益。   而實體店面的銷售數據,SEO也在2014年就被Google列入廣告成效評估指標之一,不過當時的技術,是將用戶廣告點擊和30天內的地理位置數據交叉比對,看是否曾經到特定實體店面。相較之下,今日新增的信用卡交易數據,可更準確的知道線上廣告和線下購物習慣的關聯。   不過,Google將信用卡消費數據列為效益指標,因此未來就算用戶將手機的定位功能關閉,Google也能知道他們的線下購物行為,不免引發隱私疑慮。seo教學的專家表示,他們用複雜的數學公式,將用戶消費時間、地點和購買金額加密,Google在這之中,僅能看他們的廣告促成多少實體購物行為,而不知道購物細節,相反的,實體零售商也不會知道特定消費者的Google帳號。   行動裝置讓線上和線下界限模糊   根據Google調查,點擊搜尋廣告的用戶,到實體店面購買商品的機率,較未點擊用戶還高出25%,消費金額也較平均多了10%。可想而知,若這項新指標能解釋更多消費行為,將大大促使廣告主在線上廣告投入更多預算。這次之所以新增信用卡交易數據作為廣告效益指標之一,Google指出,行動裝置讓線上和線下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雖然現在大部份的購物行為仍發生在實體商店,不過,越來越多用戶會在購物前透過行動裝置搜尋產品資訊,例如透過Google搜尋或Google地圖。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4640/google-helps-advertisers-track-spending-in-physical-stores       
READ MORE

25.Jun.2019

GOOGLE廣告台灣擴大徵才,看好亞洲市場

Google宣布在台興建全新辦公園區。未來Google將有台北101、新店與新北遠東通訊園區三大辦公區。   Google宣布在新北市的Tpark (台北遠東通訊園區) 建立全新辦公園區,此辦公園區將以「工程」團隊為核心,為目前已擁有超過2,000名員工的Google台灣,提供雙倍成長空間,2020年底開始分批搬遷。台灣已成為 Google 在亞洲最大的研發基地。 Google 致力將最佳的AI、軟硬體整合體驗帶給全球使用者,台灣人才所帶來的貢獻是不可或缺的。     看好台灣硬體工程師,Google擴大招募   台北網頁設計的業者表示今年Google廣告將擴大在台招募規模和人才交流,增加聘用數百位台灣員工。2018年三月,Google啟動智慧台灣計畫,當時Google廣告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指出,「繼多種來自台灣的Android裝置和Chromebook取得成功後,Google廣告將與台灣OEM/ODM合作夥伴關係,擴展到汽車、穿戴型裝置、電視與居家產品等領域。」   去年起Google在台廣招智慧硬體相關人才,開出逾300個職缺,橫跨Google Home、Cloud、Consumer Hardware多個部門,而且職缺的「硬體」含量頗重。今日簡立峰再度強調,「台灣人才非常優秀,學校開設的課程很棒,讓不少台灣硬體工程師具備軟體能力,這也是以台灣做為Google的全球硬體中心之一的重要原因。」   Google提供學習資源,培訓AI、數位行銷人才   另外,Google也是台灣AI人才培育重要企業。Google 同時公布「智慧台灣計劃」中人才培育項目實施一年來的成果。期許在 2020 年底前讓 10,000 人接受 AI 基礎課程,20,000 名開發者受益於雲端 與 AI 技術訓練,十萬人獲得數位行銷知識,協助台灣的 AI與數位教育普及化。   針對今年的人才培育,「Google 智慧台灣計劃」將延續去年內容,並新增實施項目:   第一、降低 AI 知識的學習門檻   針對企業,Google提供「Machine Learning Day」機器學習專班,透過實作和工作坊的方式,為企業導入機器學習知識。針對學校,與產官學界的 9 個合作夥伴,共同培育出 80 位 AI 種子教師,將 Google 的 AI 技術知識傳授給更多教師、學生、以及開發者。   針對開發者,今年 Google 台灣成立專為開發者進行定期培訓的團隊,將擴大全台各地的 GDG(Google Developer Group)社群,推出 ML Study Jam 這個包含線上與實體的培訓計劃,透過工作坊、講座和課程方式,強化與開發者社群的連結。     第二、數位行銷學習資源,北、中、南到位   針對一般大眾、企業,繼去年在台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台中逢甲大學開設 Google 數位學程 (Digital Garage) 實體課程後,Google 亦將於「新北社企・電商基地」開設實體課程,為北部地區對數位行銷感興趣的民眾與企業提供相關網頁設計知識。   學校方面,Google 的數位學程內容正式納入台中逢甲大學與高雄中山大學的學分課程,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獲得專業的數位行銷知識,開拓未來職涯發展的更多可能。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717/google-spark-salary                    
READ MORE

25.Jun.2019

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是否會影響到GOOGLE廣告的市場呢?

美國政府上週頒布的「華為禁令」,如今在科技界激起了漣漪。根據《路透社》報導,Google已暫停對華為的Android系統許可,這代表華為手機將無法再更新作業系統版本;新手機更無法使用Google Play、YouTube、Gmail等專屬應用程式,無疑是宣告華為海外手機業務的死刑。   在美國政府眼中,華為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為防止設備遭中方植入後門,過去這半年來,美國已禁止政府機構採用華為通訊設備,並積極遊說世界各國加入抵制華為的行列,企圖全面封殺華為。上週美國祭出這兩招殺手鐧,像是對華為不在意態度的回應,造成的影響將大幅超越過去的作法,尤其後者的實體清單採購禁令,「不能買」的嚴重性遠較「不能賣」為高。     不過一直以來的種種措施,似乎未發揮顯效果。例如在圍堵策略上,雖然美國已發出「使用華為設備,將影響美國分享情報意願」的聲明,英國、斯洛伐克等國仍認為證據不足,態度與美國不同調;華為3月時更透露,今年1、2月的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約30%。即使在政治上遭遇阻力,他們仍看好今年能實現兩位數的營收成長。   美國祭出兩道禁令,華為:影響不大   華為公布的全球營收中,其中約6.6%源自美國,儘管不能說是無足輕重,但的確影響有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美國對華為充滿不信任感的當下,這也讓華為斷了持續投入一個毫無起色的市場的懸念,轉而將資源放在東南亞、非洲以及泛亞地區等海外市場。   相對地,實體清單採購禁令影響大,通訊晶片技術幾乎把持在高通、博通等美國企業手中。去年因違反制裁條款,向伊朗出售產品被美國放上實體清單的中興通訊,供應鏈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不到一個月就出現斷貨、缺料的情況,3個月虧損逾90億人民幣,損失慘重。   美國企業同樣是華為的重要供應商,去年華為就向美國企業採購價值約110億美元的零組件。不過與中興不同的是,華為聲稱早有設想到這樣的情況,自財務長孟晚舟被逮捕後便開始做準備,目前已儲備約1年份的關鍵零組件庫存,美國的禁令短時間內可能難以見效。再加上,華為也擁有自己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   華為聲稱,美國政府採取的措施會對美國自身造成傷害,影響當地客戶,並拖延5G發展的腳步,是雙輸的作法。   如同華為的聲明,儘管美國政府擔憂被中方植入後門,目前部份網路營運商仰賴華為的設備與技術,仍是不爭的事實。為避免華為在美國的客戶受到影響,推出禁令後沒幾天,美國政府便考慮放寬部份禁令限制。   華為在美國的客戶,主要是位於偏鄉地區的網路與電信商。美國商務部計劃提供華為臨時許可,允許其採購部份零組件,為既有美國客戶提供服務與設備維護,但仍禁止購買材料生產新產品。美國政府看似反悔的舉動也意謂,與華為斷絕關係造成的影響,遠比乍看之下來得淵遠。   華為預估美國政府這兩項措施,不會導致今年營收成長下滑太多。但隨著華為業務成長,海思將不足以應付產品線的晶片需求,如何在這1年時間與美國政府破冰,或找到能提供足夠零組件用量的供應商,仍是華為的當務之急。華為計劃將轉向日本、南韓的供應商,但產量是否跟得上目前仍是未知數。     Android系統遭暫停,華為外銷面臨挑戰   儘管華為抱持樂觀看法,不認為美國政府的禁令會對業務造成嚴重影響,但這顆石頭泛起的漣漪,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讓華為手機市場的領先者地位受到撼動。   今日傳出台北網頁設計的Google廣告已暫停華為的Android系統服務,未來華為手機僅可使用開源版本的Android系統(AOSP)。這代表華為手機不再提供版本更新,且新手機無法享有Google專屬服務,如Gmail、YouTube以及Chrome、LINE廣告、FB廣告。     目前擁有YouTube、Gmail的華為手機,仍可透過Google Play下載更新,但將來的新款華為手機將不具備這些Google專屬服務。華為手機在今年第一季出貨量首度超過蘋果,躍升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但在Google跟隨禁令取消對華為的Android系統支援後,未來的手機銷售將遭遇極大挑戰。   台南網頁設計的業者表示,中國市場本身就封禁Google服務,當地會受到多少影響或許難說,但對於海外市場的拓展無疑是個重創,例如身為華為第二大市場的歐洲地區,市場已經預期華為新機將因此延後上市。市場也憂心未來手機功能變殘缺,華為也聲明,華為和榮耀品牌在全球所有已售和在售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和持續的安全升級、售後服務不受影響,請用戶放心。     晶片大廠加入抵制行列   3月時,華為曾透露,考慮到被Android與Windows系統排除在外的可能性,過去他們已開發自己的作業系統。 但在設備安全性遭受質疑的現在,捨棄Android採用自家系統,容易引發消費者對產品的不信任感,華為如何應對Google的這一步,也讓人感到好奇。   另外有消息指出,Intel、高通、博通等美國晶片大廠,都接連加入抵制華為的行列;記憶體、硬碟廠商美光(Micron)、威騰(WD)也凍結了與華為的合作關係。Intel是華為伺服器晶片以及筆電處理器的主要供應商、高通則提供數據機晶片。   且不只在美國,由於採納一定美國技術的外國產品也在禁令範圍,德國晶片大廠英飛凌擔憂遭受美國開罰,便自主停止供貨;意法半導體也正在討論是否成為圍堵華為的一員。華為能否如先前所說「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此時似乎正是驗證的時候。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3338/google-suspend-some-android-service-with-huawei                    
READ MORE

25.Jun.2019

GOOGLE廣告台灣徵才,可能讓台灣落入工程高收入陷阱

今年台灣軟體業一相當令人振奮的消息就是 Google廣告即將在板橋擴編,再加上原先微軟、亞馬遜在台灣的擴編計畫,顯示美國跨國科技巨擘未來幾年在台灣的營運規模將會增加。撇開實際研發和營運項目不談,有一點能確定的就是這些科技廠商擴編,將會創造數千個工程職缺,而突然增加的人才缺口,也會提升台灣的工程薪資水準。     全球分工模式的隱憂   提升台灣seo軟體工程師的薪資水準是不是好事?個別而言,當然是好事。但是,這也迫使我們正視全球分工模式對台灣本地產業發展的影響。   現在台灣的大型美商科技公司的中高階軟體工程師年薪約在120萬到200萬新台幣之間,但是同樣等級的中高階軟體工程師,在舊金山和紐約,年薪也在360萬到600萬新台幣之間。先不論是否有能力差異、文化差異或法規差異,類似的工程職務的薪資就差了兩倍。   因此Google廣告對於美商科技公司而言,要在台灣給予超出市場行情的薪水,一點兒也不困難。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這些科技廠商的市場在國外,而且很多都是在消費力、薪資水準高出台灣至少一倍的市場。而以Google廣告美國而言,和中國一樣的大市場優勢更是讓軟體工程師的產出效益倍增。   除非台灣的新創公司與科技大廠也能夠在同樣的消費水準、同樣的規模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則會很難以同樣高薪規格去搶工程師。     那今天,是否這些大型科技企業擴編,就會更進一步刺激新的台灣創業潮呢?   敝人以為,將美國新一波創業潮歸功於PayPal以及其他成功科技企業,有點錯估了科技就業和創業之間的因果關係;除此之外,更是低估了「在地文化」因素。   長期而言,科技業,就連科技新創的就業,最後還是靠薪資水準去驅動的。對於大部分在科技業任職的人,多數人在乎的是薪資水準和福利,並不是甚麼雄心壯志或遠大的理想。而會想要創業的人本來就是少數,有膽識創業的人更少,這人口比例個人相信不會因為科技大公司雇員而有明顯的增長。   再說,如果美國科技大廠來台雇員會讓台灣人想去創業,那這早該發生了。況且,台灣這幾年也有微軟、Google 的中階主管高調回台創業,但是目前為止仍未見起色。這也告訴我們,跨國科技巨擘擴編,不會直接造就新創產業。   美國科技業中,原本想創業的人,如果沒有二十幾歲的時候跑去創業,通常在大公司一段時間後也會思考離職創業的可能性。美國科技業的薪水不停水漲船高,除了科技業內同業競爭以外,另外就是大公司必須要維持比新創公司高至少20%的薪水,否則員工不是跑去創業,不然就會跳槽到新創公司去。而微軟、Google、臉書等企業紛紛成立了企業內的孵育器,希望讓想創業的員工可以在企業內發展未來可能成為子公司的新專案。   人才失衡與偏安心理   以微軟和Google而言,在台灣成立的「研發中心」主要是要運用台灣的中文語音和硬體製造優勢。整體而言,台灣在這些大公司的價值鏈中,占有的是「工程」和「品管」層面,離品牌建立、市場策略、產品設計的核心事業是有一段距離的。一切回歸現實,我們應該去討論台灣的人事到底在這些國際大廠的價值鏈中有甚麼樣的地位。   而很不巧的,台灣新創產業最缺乏的,正好是這類人才。若國際大廠沒有辦法幫助台灣補足品牌、市場策略和設計人才,那在工程人才薪水調漲的情況下,台灣的新創必須付出更高的工程成本,但是卻可以跟國際競爭的品牌和商業模式,反而讓對台灣的環境更不利於創業。   seo優化論及文化層面,台灣人民族性偏安,與其選擇新創公司,多數台灣人反而會選擇更高薪的科技大公司或是公務員的鐵飯碗,而且之後會選擇離職創業的機率是微乎其微。對於國際科技巨擘而言,只要將薪水調漲至台灣公司無法競爭之境地,就能夠掌握大批穩定、相對忠誠而且相對便宜的工程勞動力。這不見得是壞事,但至此大家就不該再對軟體創業的未來有太多不切實際的遐想。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3420/expansion-the-high-income-trap-       
READ MORE

20.Jun.2019

FB廣告小知識,只要文章有"贊助"那就是廣告文了

數位行銷就是利用科技和網路進行推銷的產品與服務的手法,主要擁有「推」與「拉」的兩種形式:其中「拉」的部分,就是透過部落客、搜尋引擎行銷優化和社群經營的內容來打造品牌,來提升客戶的黏著度,進而創造銷售。而「推」的部分就是指使用數位廣告,簡單來說,就是在FB、Yahoo或者是 Google 下關鍵字廣告與聯播網廣告,可以區分為網路通路與傳統的廣告通路,例如公車廣告、電視廣告等媒介。   我們今天要針對FB廣告進行深入的解說,FB廣告是採用瀑布流的方式顯示動態牆和資訊,並在動態間穿插廣告資訊,因此乍看之下會將廣告和一般貼文混淆,舉例而言,我在臉書上時常會關注美妝相關帳號,並且近期也有瀏覽保養品資訊,結果就成為了綠藤生機的廣告受眾,牆面上出現的綠藤的廣告。最上方首先會看的是一行小字,顯示著「贊助」標示,如果有這行標示則代表他一定是廣告貼文,顯示這是利用金錢買到的位置。   FB廣告最重要的就是受眾群的設定,透過FB廣告受眾洞察報告,我們可以得知目標受眾的相關資料,進而為他們提供更切身且更有吸引力的廣告。粉絲專頁洞察報告是衡量臉書粉絲專頁的按讚人數,而廣告受眾洞察報告則是衡量過去一個月內曾連結到該粉絲專頁、且是在登入臉書狀態下的人數。因此,網頁設計一般facebook洞察報告呈現的數據可能會和廣告受眾洞察報告的數據有所出入。https://www.iweb.com.tw/news-6.html             
READ MORE
回上頭